您的位置:首页 >超级攻略 >

别再骂世界杯广告了 他们只是想单纯的宣传品牌

时间:2022-10-24 22:52:22 来源:LNNUMSA

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给大家分享LNNUMSA带来的《别再骂世界杯广告了 他们只是想单纯的宣传品牌》。

谈及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白岩松的这句“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中国制造的世界杯用球、10万名涌入俄罗斯看球的中国游客、火车拉去的麻辣小龙虾……还少不了在本届世界杯广告上豪掷 53.51 亿人民币的,占所有品牌投入 40%的中国赞助商们。

可惜的是,关于这些广告的骂声从世界杯开赛到现在便从未断绝。抄袭、毒奶、等等都成为了网友热评的关键词。“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你确定你知道吗?”、“升职!加薪!找工作!”这些广告主因为不断重复的台词、尴尬的内容设计和高频词的播放而引来了广大网友的疯狂吐槽。

尽管网络针对广告的评价大多较为负面,广告主却对广告效果十分满意。根据数据显示,随着世界杯的开展,马蜂窝APP的日活和下载数暴增,Boss直聘App一度在商务类免费下载榜单中位列第一。这似乎也反映了当前广告界的一种趋势:只要实现了目的,过程是不重要的。不少品牌主也会因为洗脑广告容易获得良好传播而乐得采用这样的方式。

如果说上面的广告还是因为内容设计而引发争议,那一些借势世界杯却踩中广告行业雷区的品牌便完全是是自作聪明,也难免自食苦果。

青岛啤酒在世界杯期间发布的《新地壳运动》就是这一类广告的典型。一开始,这支充满了创意感的广告还被不少观众评价为“业界良心”,可马上便被业内人士扒出,这条广告和二十年前以色列电信运营商pelephone的广告高度的雷同。对此,青岛啤酒的广告代理商天与空的解释是:“这支广告的拍摄导演和此前pelephone广告的拍摄导演为同一个人,是对早年作品的一次致敬。”

好一个“致敬”!广告行业内,“抄袭”最为人所不齿。在广告行业中,诸如创意“致敬”这样的雷区一旦触碰,必然爆炸。而品牌主不仅无法获得世界杯流量优势,反而会将自身的愚蠢暴露在流量池中,招来更多的非议。

既然中国一众与世界杯无关的洗脑广告遭人厌烦,品牌的借势瞎玩又容易出乱子,挖来一位世界级球星,打造一个和他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是不是就是最保险的方案了?蒙牛的例子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广告是足够安全的。

“我,梅西,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千次摔倒在球场上……”伴随着低沉浑厚的中国男声,梅西的心理特写故事缓缓铺开。“这支广告真是浪费了代言人。”球迷小邵在采访时这样吐槽。梅西粉丝尚且如此,更遑论广大的吃瓜路人了。当阿根廷对阵冰岛,梅西首战罚丢点球后,这则广告更是被网友疯狂恶搞,做成了梅西版“慌得一笔”表情包。而此后,随着其他大热球队爆冷,越来越多的球员、教练也加入了“躺草坪”队伍。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品牌在广告上平均每投入1亿美元,即可获得1%的知名度提升,而如在体育营销中,则可以达到3%。世界杯期间,之所以诸多广告主如此热衷于砸钱做赞助,进行广告营销,无非是看重了赛事对品牌的加持作用。

好了,关于别再骂世界杯广告了 他们只是想单纯的宣传品牌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