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攻防动态 >

勒夫的德国足球——生于变革 死于执拗【下】

时间:2022-11-15 11:12:12 来源:体坛加

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给大家分享体坛加带来的《勒夫的德国足球——生于变革 死于执拗【下】》。

传控效果提升,结局失望

勒夫带队的第三次欧洲杯,球队阵型重回4231。相比巴西世界杯,拉姆退出国家队,施魏因施泰格在转会曼联后也丢了位置,反观克罗斯,在加盟皇马两年后成为了世界最顶尖组织型后腰。这届欧洲杯起,克罗斯成为德国队真核。德国8号球风更加成熟、处理球愈发自信。若用一个人代表德国队风格,无疑是克罗斯,清晰、精确,朴实无华,是他的特质。如果说2014年,德国队由多名球员分担组织重任,共同给球队打下传控烙印。那么2016年,手握指挥棒的只有一个人,名叫克罗斯。

作为世界冠军,勒夫没有必要在整体人员变化不大的条件下,改变战术思路。勒夫认为,球队在坚持传控打法的基础上,各项细节其实做得更好了。数据不会说谎,相较两年前,德国队单位时间内可以创造出更多得分机会,并给予对手更少进球机会。

但足球终究算的是踢进对手球门的次数。半决赛,德国憾负东道主法国,勒夫至今耿耿于怀。是役赛前,德国队胡梅尔斯累计黄牌停赛,赫迪拉和戈麦斯因伤缺阵,比赛过程中,还发生了博阿滕中途拉伤下场的情况。4大主力有恙,德国无法以最强阵容甚至惯用战术应战,穆勒被迫担纲中锋,决定传控球队生命线的中场位置,埃姆雷·詹和施魏因施泰格赛会分别首次先发。前者踢得不知所措,后者干脆半场前送出点球。勒夫后来承认,让小猪上场,更多是出于对其2014年功绩的感谢。就这样,勒夫球队以残阵,与他眼中球队踢的最好的大赛告别。

无心插柳,3421 快反造冠军

联合会杯,对于德国队本是额外负担,因此勒夫给功臣们放假,招入了多名边缘国脚乃至国家队初哥,前往俄罗斯。没成想,众多青年才俊产生化学反应,勒夫球队的新战术应运而生。

从小组赛第二场对美洲杯冠军智利开始,勒夫为球队量身定做了3421阵型。德国队中轴不在,现有球员难以完美演绎传控体系,于是勒夫另辟蹊径,让出球权,利用年轻优势,专注防反。

首先,这个体系可以充分确保后场人手充足,5后卫和双后腰,使德国扎紧篱笆。进攻中,此体系亦有发挥。5场联合会杯,德国进了12球,韦尔纳、戈雷茨卡和施廷德尔分别打入3球,德国包揽射手榜前三。德国队两名翼卫赫克托和基米希体能充沛,且攻守兼备,这意味着他们能在守转攻中,迅速给球队带来活力。中前场几人分工明确,特点互补。施廷德尔负责支配球,德拉克斯勒擅于盘带,而韦尔纳和戈雷茨卡都是很会利用场地空间的新星。前者的速度令人生畏,后者对后插上时机的把握,让人拍案叫绝。

与墨西哥的半决赛,是这套体系发挥的最经典案例。比赛中,墨西哥占据了绝对主动,拥有大把球权和射门机会,但德国用整体防守和犀利的反击,4比1完胜对手,青春风暴让人仿佛梦回 2010。

传控不等于美丽,勒夫任性造恶果

2014年拿到世界杯后,荣誉已经不能满足勒夫的欲望,树立独特风格,追求场面极致成为他的目标。俄罗斯世界杯前,勒夫只选择适应其体系的球员,为此、他放弃了效率不俗的中锋瓦格纳,最后时刻将英超年度新星萨内踢出23人名单,而最薄弱的防守型后腰位置,勒夫也没有耐心等埃姆雷·詹伤愈。 勒夫信号明确,无论任何球员,只要不适合自己的体系,就会被放弃。以往,勒夫选23人参赛名单,是球迷最热衷讨论,也是最爱指手画脚的话题。这次,尽管一部分人为瓦格纳、萨内打抱不平,但没有人敢真正质疑勒夫。在俄罗斯,勒夫的球队充满了能力均衡的“乖乖仔”,这支德国队没有个性,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随意供勒夫支配。

小组赛首轮对阵墨西哥,勒夫的主力阵容包括了8名世界冠军。上届世界杯夺冠后,勒夫亲承,一支相同球队是无法卫冕的。他说了,却没有照做。相比4年前,德国没有了殷实的中场,双后腰代替了三中场。克罗斯和赫迪拉的组合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配打手”,在尤文图斯出任8号位的赫迪拉有着强烈的前插欲望,他和克罗斯的距离总是过大。赫迪拉的丢球导致墨西哥反击得手,但这只是本场比赛的冰山一角。墨西哥人反击声势浩大,可惜效率不高。赛后,不少人都觉得德国运气不错,只输一个。

胡梅尔斯抱怨道:“对方反击时,后场只有我和博阿滕两个人。”传控足球最惧怕的就是被对方打反击。如今,在皇马习惯了被卡塞米罗保护的克罗斯,和老了4岁的赫迪拉,他们的搭档显然不是完美答案。巴萨式Tiki-taka要求球员丢球后立刻展开反抢,德国中前场的侵略性和反抢意识,也远无法与拉马西亚的理念相提并论。

次战瑞典的下半场,是德国本届世界杯唯一及格的半场比赛。戈麦斯替补上阵后,来到中路充当支点,韦尔纳则相应移至左路。戈麦斯的牵制为罗伊斯的扳平球开辟道路,韦尔纳终于可以在边路发挥速度优势,这是两粒进球的来源。

就当人们以为德国将渐入佳境的时候,与韩国的比赛,勒夫没有选择延续,而是高冷地对前场大洗牌。戈麦斯被拿下,韦尔纳担任中锋,厄齐尔首发,前场自由人罗伊斯的活动空间被压缩。

讽刺的是,重新洗牌的德国前场,根本无法用技术打开韩国人的防线,他们不断传出低平球,却正中韩国下怀。 韩国中卫搭档空战能力有限,但地面防守和预判能力可是他们所长。就这样,勒夫的球队白白耽搁45分钟。

下半场,勒夫明显给了球队更多高空作业的信号,世界杯首秀踢得浑浑噩噩的戈雷茨卡,险些甩头攻门得手。 此后,勒夫换上戈麦斯,韦尔纳相应又回到边路,胡梅尔斯也屡屡高空轰炸。这时,高球几乎成了德国的唯一手段和希望。勒夫给自己纠错的过程、也意味着时间的流失。

最终,德国没了上一场的运气,纵使28脚射门也无法叩开对方大门。勒夫作茧自缚了半场比赛,他用高端代替继承,用任性代替实用,造成恶果。勒夫的传控足球,中后场大部分时候很美,保持九成传球成功率并不是难事。但Tiki-taka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前场30米区域产生化学反应。这既需要前场几人频繁穿插,拉扯空间,也需要快速的传球速度,使对方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外,最好还能有个以一敌众的超级球星作为爆点。然而,这些要素德国队都没有,至少,这些不是常规的形态。传控可以缔造美丽,就像巅峰的巴萨;但传控不等于美丽,比如这支3场只进两球的德国队。

四年过去,从世界杯冠军到历史性小组出局,勒夫经历了大起大落。2018年的失败,不代表传控足球不适合德国,而是勒夫的执拗将传控足球极端化。德国人的身体属性,勒夫是不能将理想完美转化为现实的。4年前,德国有多少关键战役是通过定位球打破僵局?控球,更多只是保持赛果的手段。如果因为传控,德国的优良传统高空轰炸和远射不复存在,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世界杯后,德国队又到了新老交替的节点,无论勒夫留任与否,德国的打法变革都势在必行。

好了,关于勒夫的德国足球——生于变革 死于执拗【下】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