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足球情报 >

中甲冲超互相谦让的背后 玩中超到底需要多少钱?

时间:2022-12-19 09:48:06 来源:足球天空

最近很多人在问"中甲冲超互相谦让的背后 玩中超到底需要多少钱?",今天足球天空小毅特地整理了关于中甲冲超互相谦让的背后 玩中超到底需要多少钱?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等来了贵州和亚泰的连续犯错,永昌最后时刻完成了逆袭;有人记住了古特比的惊天一跪,这一夜的石家庄充满着欢声笑语;然而今年的中甲冲超竞争看起来又是那么的可笑,当不少有希望的球队,先后展现出不想冲超的姿态时,看起来永昌是被各方一起抬进的中超。

贵州和亚泰收官阶段的表现都不正常!

在这场球之前,其实贵州的形势最好,他们赢球就可确保冲超;如果贵州翻车,出现同分或者多队的情况,亚泰的小分是有优势的。要是往前推到第29轮之前,亚泰曾经手握冲超主动权;再多往前推几轮,亚泰曾一度领跑中甲。而贵州其实在两三个月前到最后,绝大多数时候都在联赛前两名。言而言之在本赛季的中甲,亚泰和贵州都曾是冲超大热门,而排名长期在第4,第5徘徊的永昌从来都不是冲超热门球队。

但是在最后一轮比赛前,江湖中有不一样的说法,那就是看起来希望最小的永昌,反而是更可能冲超的球队。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观点?跟各队的赛程有关。贵州和亚泰最后都去打客场,而永昌是主场;贵州和亚泰虽然也会有远征军,但远征军能有多少?最后两三千吧,而永昌主场面对的是三万五千名球迷。面对两三千远征军,球员敢去消极比赛;但面对三万五千名球迷,球员可未必敢消极比赛了。

再往前的倒数第二轮,亚泰打绿城的比赛,或许有人会说,那是绿城死拼拖住了亚泰。但实际上即便16年最后,亚泰做了一些关系,在中超力压绿城保级,但两个俱乐部关系并不差,只是两队球迷关系差。而绿城来长春的客场对主力阵容进行了大轮换,这绝对不是一个要玩命的状态。当亚泰的门将打绿城,一上来能把一个原本路线肯定不是飞向球门的高空球直接扑进本方球门,难道还去怪对方阻击?亚泰最后两轮踢出的内容,真的是想要冲超的球队该有的表现么?而贵州在收官阶段做的比亚泰还要过,以他们本赛季的整体表现来看,他们至于最后6轮输4场么?

想在中超立足,十亿是基本线!

为什么那么多的球队不愿意冲超?这个现象不是第一年出现了。换做是以前,问题更多是出在球员层面的;毕竟打中超的人员要求更高,对有些球员来说,球队冲超基本上预示着转会或下岗。但是现在不想冲超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源自于俱乐部本身,原因只有一个,玩中超的代价太大了。

在今年4月,建业的投资人胡葆森出席“2019中国绿公司年会”的演讲中提到:“去年结束之后,跟马云和郭广昌讨论足球,他投入了英超的狼队还赚钱了,我们一年还要亏10亿。”亏损10亿是什么概念?由于俱乐部每年都有中超公司的分红,还有广告收入,简而言之,建业每年实际投入要超过10亿。

一年亏损十亿,这不仅是值得胡葆森去反思的问题,更是值得整个中国足球圈反思的问题。当一年亏损十亿的建业在中超这几年的定位,一直都是一个保级队,也从侧面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投十亿已经成了在中超立足的标准,想争冠至少要翻倍。当然有人会拿今年的重庆来举例,但这也只是极个别的特例;特别是考虑到亚泰前年以一个相对较低的投入打到第7,去年维持低投入直接降级,华夏本赛季突然大幅减少投入,排名就直线下滑的案例摆在这里时,任何一个中甲球队,他们都要去掂量下自己有没有玩中超的资本。

还有多少企业玩得起中超?

亚泰和贵州才下来,深知玩中超的代价,他们选择不上或许是理性做出的选择。而上来的永昌,以投资人的体量能不能扛住,或者说能扛多久同样需要打一个问号。而除了今年上来的黄海和永昌外,目前在中超的球队,面对运营成本过高的现实,也已经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情况。

目前整个国内的经济环境都不是很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用裁员等方式来节约成本。而中超俱乐部每年的运营基本都是巨亏,需要靠母公司持续失血时,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当各个企业在开源节流,却还要扛着足球俱乐部这个巨亏的项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而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出现了欠薪的情况,已经把危机摆在了桌面上,有关方面这两年也释放出了,要控制住职业俱乐部投入的信号,这也是四大帽出台的原因所在。然而长期失控的市场,又怎么可能靠突然的政策就能控制住呢?即便很多俱乐部已经在想办法缩减投入,可是球员的市场价依旧摆在这里,你不砸钱、不开高价、高签字费买不来人;你把奖金给降下来,对球员起不到刺激作用,可能大家也不会每场比赛都全力去拼。

就算是一些现如今可以不买人,还可以把奖金给降下来的俱乐部,现有球员的大合同摆在他们面前,整个投入力度依旧降不下来。如此现状,对于在中甲范畴内,投资方实力还不错,玩的游刃有余的俱乐部而言,如果想长期玩下去,最好的选择肯定不是去中超严重泡沫化的市场竞争。

固然亚泰和贵州的球迷,在联赛最后一轮结束后,都对俱乐部爆发出了严重的不满,然而球迷和投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永远是不一样的。或许有人会说,上去以后依旧可以维持中甲的班底和投入,大不了再下来呗;但如果冲超的球队依旧维持中甲的班底和投入,那基本上就离上去被暴揍一顿不远了。对于投资方而言,中甲混个第3、第4和在中超打成本赛季北京人和这个样子,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对投资人以及母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呢?

而对于类似于亚泰、贵州等中小俱乐部的球迷而言,或许大家应该换一个思路来想一想:如果让你们在家乡球队顶着经济危机,冒着很可能被拖垮甚至是解散的冒险猛的砸两年,以及用砸中超一年的预算在中甲玩5到8年,俱乐部在青训上打实基础,球队可以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轨迹中选择,你会选哪一个?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